去蕪存菁,化繁為簡,打磨出自己人生的寶石──人物專訪:協會會員孫佩韶

化繁為簡的單純力量

孫佩韶,創意產業博士班博士生,中華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員。現職上海泓盛拍賣有限公司國際董事、上海自貿區文化投資公司高級專家、國際創意管理專委會副主任。

在博士班與協會中,佩韶是大家公認的熱心腸,雖貴為拍賣行董事,但為人和善親切。

「不要叫我姊,叫我佩韶就好。我喜歡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甚麼階級職稱那些。」

也因為平易近人且單純的個性,讓她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裏能夠更專心致志,化繁為簡,進而察覺轉變的最佳時機。

主動出擊洞燭轉型最佳時機

「人家都說傳統拍賣行不可能網路化,網路是年輕人的世界,高單價的藝品在上面是沒有市場的。但我不覺得,我們想做轉型,想發展平臺化,就主動把客人帶進我們的平臺。在十年前我就參與網路拍賣,我始終認為互聯網可以拍出高單價的作品。」

跳過問題找到發展平臺化的關鍵,必須要夠專業,能替客戶把關,能得到客戶的信任。主動出擊讓傳統的藏家學習不受地域限制及時間,直接在網路上即能競拍下單高單價的作品。

藝術拍賣在文化藝術產業中屬於傳統產業,以往人們早已習慣親臨現場競拍,聽著拍賣官咚咚敲響成交的槌子。但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歷經疫情,佩韶體察到就算是這樣的傳統都需要有所轉變。轉型的契機,便是因疫情時大家無法見面,看見不單只年輕人,連小孩與長輩都已開始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通訊軟體、視訊電話、社群等,成了疫情時彼此聯繫的最佳且唯一管道。

「甚至是連我媽媽都開始使用了。現在她不只是會用,還會約自己的閨密開會,使用得比我還頻繁。」

當互聯網的使用族群已不分年齡、國籍及區域限制時,也意味著將會有許多產業面臨生存的考驗。

「我知道是時候改變了,如果現在再不做這件事就來不及了。」

去蕪存菁的轉型魄力

然而,傳產轉型困難的地方不在於學習如何將產品放上網路世界,而在於改變的過程中需要決策甚麼該留下,甚麼該果斷捨棄。關於這點,佩韶也展現過人的魄力,對於不合時宜的方式她斷然舍去,利用新的趨勢與方法結合那些必須被保留下來的做法及精神。去蕪存菁,化繁為簡的處事態度也充分發揮到自己的事業領域當中。

收藏藝品最重要的是找到足可信任的平臺,關於這點佩韶言談中盡是對泓盛拍賣的信心。走過二十年歲月的泓盛拍賣,在業界已有了不可撼動的專業地位,真假品的鑒定與藝品價值的評定,都讓藏家們足夠信任。

奠基於多年來的經營,目前佩韶正帶領著泓盛拍賣發展平臺化。雖然還在努力中,過程想必也會遇到許多波折困難,但生性樂觀的佩韶言談中藏不住興奮和信心,直言這會是未來她做為泓盛拍賣董事最重要的目標規劃之一,遇到問題就解決它,一步一步做下去,總有一天會打磨出最亮眼的成果。

用耐心與信心打磨非凡藝品

在創意產業博士班深化自己的學術專業,是促成佩韶想回饋予協會的關鍵。就像找到平臺化的關鍵方法一樣,她深知協會發展需要健康的財務運行,方能不斷拓展與延續其使命。為人處世言行合一,不論是面對自己的事業、學業還是在待人處事上,處處都能看見佩韶用時間與真誠專心打磨的痕跡。

「我很鼓勵每個人每年都要買一件自己喜歡的藝術品來收藏,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嗜好。即便多年後那件藝品的漲幅不大,但至少買了件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放在家裏。而且還有可能買投資到”對”的藝術品,即具投資升值的藝術品。」

就像收藏藝品一樣,用耐心與信心打磨自己喜愛的物事,最終會被時間淬鍊成自己人生中價值非凡的藝術藏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