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觀古今,東西方歷史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經通過穿戴珠寶、玉珮等飾品,將美好的事物放在自己身上,美化自我形象外,也是一種社經地位的體現。珠寶,除了閃爍的寶石和華麗的設計令人心生嚮往之外,每一件珠寶設計都承載著當代的文化底蘊及設計師的內心故事。所以珠寶設計不僅是藝術的表述形式,更是情感的具象化體現。
一件珠寶作品從草圖到成品需經過重重繁複的過程。靈感閃現後用鉛筆繪下草圖,確定後按照實際大小比例,繪製出珠寶各個不同角度的設計稿。設計稿完成後,首先使用蠟製作出模型,經過調整和修改後再製作成銀模,微調確認後再製作成金屬模。最後,在金屬模上鋪上一層黏土,將珠寶、鑽飾按照設計稿固定位置,以模擬最後成品的樣子。通過繁複的設計過程,最後還須經過珠寶鑽飾的鑲嵌、打磨和拋光才算真正完成。我們看到的珠寶作品從草圖到最後的成品,通常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草圖繪製)

(依據實際大小比例繪製各個角度的設計稿)

(蠟模、銀模與金屬模三道模型的調整後,再用黏土黏貼上寶石位置)

(目前尚在製作的手環作品,環環相接和無限延續的概念)

(以黏土粗略黏貼寶石位置)

(最後還要經由鑲嵌、打磨和拋光才算完成)
從小在東西方兩種截然不同文化下成長的我,永遠都有一種想積極融入新環境和表達自己的渴望,自然而然就會想把自己本身的特質和一個地方的元素進行融合。設計珠寶,就能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想表達的意念非常具體的傳達給這個世界。
剛開始到國外生活,因為語言差異的問題還無法真正融入人群。當時就埋首於閱讀,讀完從台灣帶過去的書之後,開始去圖書館借閱書籍。通過大量的閱讀,發現到東西方的很多文學作品裡,都會有「World with in a world」這樣的概念。於是,我便以此作為靈感,結合復活節的彩蛋設計出藏有寶石的蛋型作品。復活節的彩蛋means the resurrection,裡面通常都藏有糖果、巧克力,寓意為我們碰到人生困境後的重生。

(復活節彩蛋寓意融合宇宙世界觀為設計的蛋形墜飾)
離家上大學時,我母親給了我一只玉鐲子,說玉鐲能保佑我在外一切平安。學建築時,有一次去參觀古羅馬的廢墟遺跡,一不小心絆倒,手腕上的玉鐲子應聲斷裂,從此我就不太敢再戴易碎的飾品。但當年媽媽那份牽掛叮嚀的心意,卻通過玉鐲的外觀,具象化的深刻在我記憶中。

(玉鐲形象外觀鑲嵌鑽石)
玉鐲溫潤的外觀形象,結合雙龍搶珠的東方文化設計,融合堅硬鑽石的鑲嵌,成了我今年龍年手環設計的靈感來源。人們都說Diamond is forever,玉鐲也是沒有時間性的礦石。將東方玉鐲和龍的概念融合西方鑽石的鑲嵌,造就這只象徵永恆的手環。

(雙龍搶珠手環)
在這只手環的概念上,我另外設計了一款適合日常配戴的手環。這款則用了玫瑰金和白金,龍的眼睛則鑲嵌紅色寶石,畫龍點睛,讓整只手環能有一處亮點。

(玫瑰金結合白金,飾和日常配戴的龍年手環)
我和先生剛到美國時,只是兩個窮學生,生活比較拮据,所以我們很愛去跳蚤市場挖寶。有一次逛跳蚤市場時,看到一對夾式的玩具耳環,因為好玩我就拿起來戴。先生看見了,便用25美分買下送我,後來我一直很寶貝那對耳環。那段窮學生的日子,生活雖然不若現在有餘裕,卻充滿很多美好的記憶。我便按照當時那對玩具耳環,以圓潤乳白的珍珠和三種不同顏色的碧璽,還原了當時的那對耳環,保存了那段美好的回憶和先生對我的心意。

(左圖:當年跳蚤市場25美分的玩具耳環;右圖:以碧璽和珍珠還原當年的美好回憶)
釦飾也是我設計靈感來源之一。無論東西方,釦飾都是人們衣著上常見的配飾之一。1920年代西方男士配戴袖扣的禮儀,以及童年時我最有印象的是外婆黑色皮鞋上的釦飾。總是穿著旗袍的她,腳上踩著黑皮鞋,鞋面上裝飾的釦飾總是能吸引總伏案在她膝上的我的目光。
1920年代除了釦飾的衣著文化外,西方也開始漸漸在家具、建築受東方文化的影響。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印象,有時也會碰撞出相當有意思的設計。

(小時候外婆黑皮鞋上的釦飾也成了設計的靈感來源)
東方的建築與庭園造景是一種很獨特的藝術,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出變化萬千的造景,實是非常吸引人。幾年前,有幸受邀至蘇州由貝律銘設計的博物館參訪,看見坐落在中國風院落之中的博物館建築物,讓我有了這件作品的設計靈感。這件作品有碧璽和橄欖石兩種不同材質的寶石,線條則是中式窗櫺概念造型,以綠色和粉紅表達中國人的春天。

(東方窗櫺窗格的線條之美,搭配碧璽和橄欖石呈現東方的春天)
珠寶除了表述我的意念和情感外,同時我也希望能在結構上表現出建築的美感和內涵。而不單單只是配戴在身上的飾品,更能具有藝術品的價值。所以除了不同材質的寶石搭配和外觀設計外,我也從飾品的結構上去做變化。我希望能有一件作品是能夠解構出不同樣態,它能是別針、耳環,同時也能是手環。讓人們在不同的場合都能自由隨心的配戴它。

(同時是別針、耳環以及手環的三體一件式珠寶作品)
在材質和結構之外,一件飾品最重要的莫過於佩戴的舒適性。國外許多珠寶飾品其實尺寸都不適合東方人嬌小的體型,常常佩戴起來像偷戴大人的東西,所以在設計上我也會以東方人的體型做設計,讓大家能在佩戴上更舒適。

(適合東方女性的大方簡約設計)
CMS這個品牌,是我夢想的具象化展現,也代表這些珠寶作品是我融合了東西方文化薰陶的成長背景和人生經歷。珠寶讓從小就對藝術、設計以及美學相當熱愛的我,成為可以具體碰觸到夢想和情感的媒介。